叫卖“留京指标”背后的公平缺失 |
---|
http://www.sina.com.cn 2005年05月11日14:07 中国新闻网 |
随着大学生毕业时间的临近,叫卖“留京指标”的帖子频繁出现在诸多高校的校园和网页上。一些非北京生源毕业生为了留京,情愿花几万元购买这种“进京外地生指标”。事实上近些年来这种留京指标网上热炒的出现,已经在买卖之间形成了成熟市场。(5月10日《新京报》) 笔者认为,这种户口买卖市场之所以如此日益“成熟”,实际上有一个极为关键的因素,那就是政府职能的缺失。这种政府职能的缺失,一方面体现在对户口指标制定和分配本身的不公平,一方面则体现在对户口审查、把关职能的缺失。 应该说,这种人为制定、分配北京市户口指标的制度,其本身的公平、公正缺失是较为明显、有目共睹的。依照我国宪法规定,我国公民享有居住和迁徙的自由。然而从目前的情况来看,目前只有那些国有企业和特批的高新技术企业,才能获得政府授予的“留京指标”权,而一些诸如民营企业、外资企业等就没有。这种政府部门人为地把市场竞争主体划分为三六九等的做法,不仅直接侵犯了公民的就业和居住权,也侵犯了企事业单位平等的用人权,更在一定程度上阻碍和延缓了北京人才的市场化。 当然,必须承认,由于北京市户口本身附带着一些诸如在求职、子女教育、就医、社会保险等诸多环节的优惠和便利,尽管近年来全国各地都在纷纷淡化户口的作用,但是一直以来,北京市的户口始终是抢手的香饽饽,属于稀缺资源。而根据市场经济的内在规律,紧缺性资源必然会产生激烈的竞争,从而滋生出高度异化的交换空间和市场。因此,可以说,在整个北京市的户籍制度没有得到根本性改革之前,这种买卖北京市户口的现象必将在一段时间内继续存在。 但是,笔者始终认为,目前有一项工作实际上是户籍管理部门可以做的,那就是对那些拥有户口指标的单位和公司进行核查。实际上,依照目前的制度规定,只要户籍管理部门真正地采取措施,严格把关,这种明目张胆、实际上并不高明、隐讳的户口买卖,是可以在一定程度得到遏止和避免的。 但是,从目前一些媒体报道的情况来看,我们不难看到,面对“买卖户口”新闻的曝光,一些政府部门要么只是友善地提醒:谨防上当受骗;要么是再三强调,应该通过合法的程序、正当的途径落实户口;甚至有一些政府部门从根本上否认这个户口交换市场的存在。几乎没有人承诺如何加大查处和打击的力度,没有人想到应该制定一些遏制性的措施。 北京市户口指标的指定和分配,实际上显然存在着不透明、不公正的问题。因此,笔者认为,有关部门应该对北京市的户口登记状况,尤其是近年来那些北京户口指标的分配和使用的情况,进行一定的核查和审计,看看这其中是否真的出现了某些利益交换和权力寻租,是否真的存在某些政府管理部门监守自盗和猫鼠勾结的情况。 【;作者:止凡】 |